菜单

经方治大病:男孩被严重四季鼻炎折磨六年到处求医无效找到田雨青治愈

(摘自著名经方临床家、内蒙古自治区名中医田雨青《经方治大病实录:危急重症诊疗五十年》一书)

 

  【诊疗实录】

  学生王某,男,十二岁半,五原人,2021714日慕名来就诊。

  孩子母亲讲:“这个小孩是个早产儿,怀孕八个月出生的,从小吃奶粉长大。”

  “从六岁开始,他就不停地流清鼻涕、老打喷嚏、擤鼻涕。”

  “直到上学的时候,他还是不停地流清鼻涕,一天用一卷纸,鼻头擤得红红的,喷嚏打的都影响老师讲课了。”

  “一年四季发作,春秋季症状加重。多年来到处看,几乎没有效果。”

  “到北京某知名医院看了四次,说是变应性鼻炎,查出过敏原有三十二种,让打奥马珠单抗注射液。”

  “这个针十二岁以后才能打,孩子今年四月份开始给打这个药的,一个月打一次,一次打两针,两针2888元,已经打了四次了,还是没效。”

  她紧接着讲:“听说您这儿看得好,就赶过来了。”

  “现在是除了流清鼻涕、打喷嚏,还怕风怕凉、怕吹空调,吃孜然食品或着摸摸猫狗都能加重这个病的症状,鼻涕倒流,鼻子不通气,眼睛痒,不出汗,偶尔头痛,脖子僵,口臭,嘴唇烂,嗓子干痒,手心热,大便干,蹲厕时间长,爱发脾气。”

  最后,她期望地说:“您给好好看看,这病麻烦死了!”

  可怜天下父母心!

  我看这个孩子舌苔薄白润,摸脉弦滑,按肚子腹力3/5级、腹软、上腹压痛。

  按六经辨证,孩子怕风无汗、项僵、头痛、流清涕、打喷嚏,脉弦滑,太阳表证显著,兼夹水湿。

  看到这些症状,信口拈来《伤寒论》第31条“太阳病,项背强几几,无汗恶风,葛根汤主之”,当用葛根汤无疑。

  孩子口臭,心烦易怒,便秘,阳明里实热证俱,有应用承气汤的指征。

  我素来重视腹诊,“腹力3/5级、上腹压痛”的腹象还达不到承气汤的里实程度,故选用泻下之力较为柔和的大柴胡汤为宜。

  于是开了七剂葛根汤合大柴胡汤。

  86日,二诊,患者因疫情而不便出远门复诊,所以停了几天药。

  孩子母亲说:“吃了药症状有好转,便秘好些了,可停药又便秘了,还流清鼻涕,打喷嚏,鼻涕倒流,还是有口臭,大便干,心烦,爱发脾气。”

  我按了肚子,还是上腹压痛,方子应该对的呀!为何效果不佳?问题出在哪儿了?

  我仔细想了想,孩子是早产儿,先天不足,从小吃奶粉长大,又病六年之久。

  虽然表证明显,但表也得分虚实,既然治疗表实证(即太阳病)的葛根汤效微,那么非实即虚,试一下解表虚证(即少阴病)的麻附辛汤,用附子振奋机体沉衰机能,助麻黄细辛解表逐饮,又开了七剂。

  处方:麻黄5g,制附子5g,细辛3g,柴胡15g,黄芩10g,白芍12g,姜半夏10g,大黄6g,枳壳10g,焦栀子10g,七剂,颗粒冲服,日两次。

  至827日,三诊,过了三周,母子俩来复诊了。

  这次孩子母亲喜笑颜开,特别高兴地说:“孩子鼻涕不倒流了,流出的也少多了,喷嚏几乎不打了,症状减轻十分明显,还有点口臭、便秘,爱发脾气,总算快好了!”

  因病史久,症状减而未愈,守方十四剂。

  并嘱咐他们,孩子吃药期间症状消失就停药,存放好剩下的药,等以后出现同样症状时再服用。

  半个月过后,孩子母亲打来电话说:“回家后只吃了三剂药,病都好了,不难受了,就停药了,到现在一直挺好的,偶尔接触猫狗犯病,吃一剂药就好了,再次感谢您!”

  【辨证解惑】

  1.变应性鼻炎虽难愈,中医调治确有优势

  近些年,变应性鼻炎的患病率迅速上升,男女老少均患病,且有明显的遗传倾向。

  多数患者症状发作于春秋两季,严重者四季均有症状,有部分患者可发展成过敏性哮喘,致使病情变得更加复杂难治。

  变应性鼻炎相当于中医的鼻鼽病。虽然难治,但中医治疗此病证有明显的优势,确有丰富的效方可供辨证治疗选用。

  只要辨证准确,方药对应,不仅取效很快,而且远期疗效也很好。

  尤其经方,如桂枝汤、桂枝加葛根汤、葛根汤、麻黄附子细辛汤、小青龙汤、麻杏石甘汤等都是治疗表证包括鼻炎的经典效方。

  2.表证也得分虚实,虚实不分效两异

  本案初诊用葛根汤合大柴胡汤,服药虽然有效,但不尽人意,证实方证对应有所偏离。

  复诊时经反复思考后找到症结,病在表无疑,非实即虚,易为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大柴胡汤,立即显效。

  由此可见,六经辨证不仅要定病位(表、半表半里、里),更要明病性(寒热、虚实、阴阳),进而才能为方证辨证正确指导。

  关于表实表虚,其实质是什么?

  表实证的方药有以麻黄汤和桂枝汤为代表的类方,表虚证以麻黄附子细辛汤和麻黄附子甘草汤为代表。在方药组成中,它们的显著区别就是附子。

  简而言之,麻桂剂中无附子者为表实,加附子者为表虚,可见附子能补虚。

  补什么虚呢?可能大家都会认为是补阳,但我更倾向于“振奋机能,起沉衰”的表达。

  因为那么多的补阳药,为何独选附子?

  缘于附子“振奋机能,起沉衰”的作用无法被替代。

  这不仅表现于表虚病方证中,其他方证亦可见。

  诸如金匮肾气丸、真武汤、四逆汤治小便频数或不利,以附子振奋膀胱气化功能,使小便自可;薏苡附子败酱散治疗肌肤甲错类的皮肤病(湿疹、银屑病、鹅掌风)效佳,以附子起肌肤沉衰,促使肌肤快速愈合。

  3.表里同病可同治,治里亦能助表解

  表里同病时,一般的治法是先解表后治里,除非里有急则先救里(如《伤寒论》第9192条,太阳、太阴合病)。

  临床发现,表里同病往往可以表里同解的,不但不矛盾,反而可以速效,就如本案,麻黄附子细辛汤解表治鼻炎,大柴胡汤泻下除胃热腑实,不但不违和,反而表里双解。

  经方中不乏类似方证,如五苓散等苓桂剂(苓桂术甘汤、苓桂枣甘汤、茯苓甘草汤、苓桂味甘汤等)、桂枝加大黄汤、大青龙汤、麻杏甘石汤等。

  总之,只要遵循“有是证用是方药”的原则,可灵活合方加减应用。

  看似药性相反、表里不同的药,只要符合方证,就能一起应用,各自发挥各自的药性以纠偏治病。

  4.类案

  某男,19岁,因过敏性鼻炎反复发作,于2016826日初诊。

  患者鼻塞流涕、喷嚏频作三年,遇寒加重,晨起干呕,咽痰不利,口干苦,二便调,苔薄白,脉弦滑。

  患者鼻塞喷嚏,表证明显,又病久难愈,阳气怫郁,机能沉衰,宜麻黄附子细辛汤补虚解表;患者晨起干呕、口苦,少阳病证俱,宜小柴胡汤和解;咳嗽而咽痰不利,用半夏厚朴汤化痰利咽;又鼻中分泌物多,以薏苡附子败酱散排脓除湿;故选用麻黄附子细辛汤合小柴胡汤、半夏厚朴汤、薏苡附子败酱散加减,因参枣补益壅滞,不利于除痰浊,故去之。

  处方:姜半夏10g,制附子5g,生麻黄5g,薏苡仁30g,败酱草15g,细辛3g,柴胡15g,黄芩10g,辛夷10g,炙甘草5g,厚朴10g,苏叶10g,苍耳子10g,茯苓15g,生姜10g,九剂,水煎服。

  另取苍耳子10g,取适量香油,文火炸焦,滤取药油,用棉签蘸药油润涂鼻腔,1-2次/日。

  患者后于2021112日陪同他母亲来看病。他母亲说儿子服药后诸症已消,且此后偶然复发,自行服此方亦能症消,后将此方推荐给身边鼻炎患者,疗效亦显著。

  下面再介绍一个过敏性鼻炎的病例。

  患者慈某,女,33岁,2021521日前来就诊。

  患者自述:“我得了过敏性鼻炎五年多了,每年五一节前后发作,今年近一个月来病又复发。到处看,吃中药、西药都没有效果。听说你治这个病很在行了,今天来找你给看一看。”

  我问她:“现在主要怎么难受?”

  她说:“主要是早晨一起来,不停地流清鼻涕,有时还流黄鼻涕,打喷嚏,还咳嗽得厉害,嗓子痒就咳嗽,咯黄痰,嗓子不利。”

  我又问她:“出汗不?怕凉怕风不?口干苦不?”

  她回答说:“出汗了,怕凉怕风,口干,不想喝水,平时血压一直偏低。”

  我查看了舌、脉,舌苔薄白腻,脉沉弱。按了按肚子,腹力3/5级,上腹有些痞满。

  这个病如何辩证呢?

  首先,流鼻涕、打喷嚏是表证,加之汗出,怕凉怕风,应该是太阳病的桂枝汤证,考虑其流黄鼻涕、咳黄痰、口干的现象,加葛根解肌清热。我想起大塚敬节介绍日本汉方的《本朝经验方》葛根汤加川芎、辛夷,治疗慢性鼻炎的经验。

  其次,咳嗽剧烈,咽痒即咳,嗓子不利,结合腹诊上腹痞满,应该是痰气交阻之太阴病的半夏厚朴汤方证。

  六经辨证为太阳太阴合病,予桂枝加葛根汤加川芎、辛夷合半夏厚朴汤。

  处方:葛根15g,桂枝10g,白芍10g,辛夷10g,苍耳子10g,川芎10g,炙甘草5g,生姜10g,大枣10g,姜半夏10g,厚朴10g,苏叶10g,茯苓15g。七剂颗粒,一次一袋,一日两次,温水冲服。

  2021531日二诊:患者一进来就说:“我的病好了,不流鼻涕了,也不打喷嚏了,也不咳嗽了,每年犯病就这次效果最好,现在就是血压低,90/60mmHg,身上软,没劲,少气无力。”

  我考虑其为病后气阴两虚的阳明太阴合病,予竹叶石膏汤善后。

  处方:竹叶5g,石膏30g,沙参15g,麦冬15g,姜半夏10g,炙甘草5g,大枣10g,生姜10g,三剂颗粒,一次一袋,一日两次,温水冲服。

  202162日三诊:自述病好了,她说:“月经推后两日,自测早孕试纸阳性。”

  脉象双手尺脉滑左甚,嘱其停药。

最近修改: 2025-07-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