脾胃是健康的基石
我们讲中医,饮食的一个大原则(主次的问题)是:五谷为养,五果为助,五畜为益,五菜为充。但是仅有这些就够了吗?还不够。想要有一个好身体,还需要一个什么条件?就是一个好的脾胃。
脾胃是健康的基石,是咱们五脏六腑全部都需要的。所以中医怎么讲?脾为五脏之母,是五脏的妈妈。有句话怎么说的?一个国家的未来与其说是掌握在掌权者的手里,不如说是掌握在妈妈们的手里。只要这个国家妈妈们都很伟大,那么这个国家的未来一定是很伟大的。可见妈妈对于一个国家民族未来的重要性。
而在我们身体里面也是一样的,想要身体好,必须要脾胃这个五脏的妈妈好才可以。脾胃不好,五脏、其他脏器都不会太好,健康和寿命也会大受影响。
其实要把脾胃的重要性讲清楚并不麻烦,非常的简单,只需要咱们弄明白两个问题就可以了。第一个问题,人凭什么活着。第二个问题,药是怎么治病的。这两个问题弄明白了,关于脾胃的重要性也就明白大半了。
关于这两个问题,咱们一个一个分析。
先分析第一个问题,人是凭什么活着的。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,人是靠吃饭活着的。中医说脾胃运化五谷精微成为气血,这个话如果大家不太容易理解的话,我们用现代一点的话说说就明白了。我们活着,每一个细胞、每一个组织、每一个器官都需要氧气和营养,氧气从肺里来,营养从肠胃里来。
现代营养学说人体必需的有六大营养素,蛋白质、脂肪、糖、水、维生素和矿物质,那这些东西在哪?都在食物当中。但是食物里面不仅有人体需要的营养,还有很多的粗纤维、粗蛋白,都是人体不需要的,不吸收的。那就需要我们的肠子把这些有用的东西挑出来,吸收到血里面,没用的变成大便拉出去。
如果肠胃功能有问题,吸收不好,对食物中的营养利用率就会很低。比如大家都吃一个苹果,这个苹果里面含有10毫克的维生素C,正常人吃了以后能吸收8毫克,你只能吸收2毫克、3毫克。都是吃了这个苹果,你摄取的营养就少,时间长了你就缺乏营养。
中医所说的气血其实就是人体的能量,也就是所有营养的组合。咱们可以理解为中医所说的气血不足,其实就是缺乏营养。
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有些人吃饭挺能吃,比一般人吃的多,就是看上去面黄肌瘦,跟难民似的。还有人是虚胖,挺着个大肚子,浑身的肥肉,一走路都哆嗦,虽然胖,但是很虚,体力不行,爬个二楼就喘。这两种情况我们都说这叫气血不足。
既然气血是从饭里面运化出来的,那为什么他吃了那么多还会气血不足呢?因为脾胃不好,虽然吃了很多东西,但是营养吸收不进来,不能变成气血,都白吃了。你看有些人常年的大便溏稀,大便跟水一样,为什么他大便里面那么多水呢?吸收太差了。连水都吸收不了,还能吸收什么呢?
从营养学上来说,几乎所有的营养物质都需要溶于水之后才能吸收,水分吸收不好的情况下,肯定会缺乏多种营养。缺乏营养,当然也就会缺乏能量,就是咱们中医说的气血亏虚了。
咱们看小孩吃饭,健康的小朋友吃饭很香,尤其是七八岁到十七八岁这段时间,吃的特别多。农村有句俗话说,半大小子吃穷老子。八九岁的小孩差不多就能赶上一个成年人的饭量了,这是胃气很强大。胃好能吃下很多东西,而且你看他拉的大便都是香蕉便。
身体好的小孩,他的大便不臭,一股酸酸的味道,这说明什么?说明他的大便里面全是纤维,全是残渣,没有蛋白质,也没有脂肪。那些好东西,能提供热量、能提供营养、能变成气血的东西,都被他的身体用掉了。这说明什么?脾很好,脾能把吃进去的饭给转化成很多能量,生产很多气血。所以小孩子精神头都非常好,吃完以后他出去疯跑疯玩,消耗这些能量。他的身体就在不断的吸收能量、不断的消耗能量当中被强化了,所以他越长越大,越长越壮。
但是脾胃不好的老年人,吃饭没胃口,大便不是便秘就是便稀,甚至有的人脸色都是发黄的、发青的。
古代的中医有一句话说,面黄者生面青者死,是什么意思呢?就是说正常人的脸色,不管他肤色白也好,黑也好,那一定是透着红的,红扑扑的脸蛋才健康。
发黄发青都是脾胃不好的表现。我们说这叫五谷之精微不能上浮于面。就是说脾胃不好之后,营养吸收不好,气血不足,送不到脸上来,所以没有血色。但是发黄的人比发青的人要轻一些。发黄的还是小毛病,能治,发青的就治不了了,这是大病了。
咱们观察一下,脸色发青的人,至少是十几年以上的胃病、肠炎,或者是肝病到了肝坏死的程度,或者是糖尿病已经非常严重并发症全出来了,甚至是肿瘤。脸色发青的全都是这些恶性病的患者,基本都是治不好的。
咱们讲脾胃重要性的第一句话,人凭什么活着,脾胃运化食物大家已经明白了。现在咱们来讲第二句话,药凭什么能治病。
不管生了什么病,吃什么药,是不是需要通过嘴吃进去,通过脾胃来吸收?有人可能说输液不需要脾胃吸收,但是输液是急救手段,不是治病的常规手段。
对于慢性病来说,还是以吃药为主。不管是中药也好,还是西药也好,从嘴里吃进去,是不是要经过肠胃的消化才能进入到血里面,才能发挥作用?跟食物一样的道理,如果你脾胃功能不行,吸收利用率很低,那你吃药还有什么用?所以咱们经常看到有人这么说,经常有人这样问我说,王老师,我也高血脂,人家邻居老张也是高血脂,我俩都吃他汀,同样的病吃同样的药,为什么人家管用我就不管用呢?这种问题几乎每天都会遇到。
我就告诉他是两方面的原因。一个是你俩病的表现虽然一样,但是病因有可能不同。就像高血压、高血糖,为什么会有那么多种类的降压药、降糖药呢?你吃这一种管用,他吃那种管用,病理不一样。还有一个很大的可能性,就是你脾胃有问题,吃了药不吸收。不能说不吸收,要是一个人的脾胃完全不吸收东西的话,那这个人早就死了,一天都活不成了。不能说不吸收,只能说是吸收率太低。
如果你脾胃有问题,吸收率太低,你吃药效果就不好。你得吃几倍的量才能达到人家的效果。但是我们显然是不能吃几倍量的药,因为副作用太大了,肝肾都受不了。你看一个脾胃不好的人,无论他要治什么病,无论他吃什么药,都存在这么一个问题。吃多了受不了它的副作用,吃少了不管用,所以这病就总是治不好。
再加上脾胃对气血的影响,您必须要有一个好的脾胃,才有充足的气血去治病。
这两句话组合起来,我们完全可以说,凡是病要想彻底治好,必须要先有一个好的脾胃。脾胃调理好了,您的病才有治好的希望。这个要是做不好,那就坏了,这病永远都治不好了。其实不仅是要治病,所有的人,包括健康人,包括年轻人,甚至小孩,把脾胃调好一点都是好处很大的。
气血相当于咱们家里的钱,脾胃就是那个给咱们赚钱的人,家里的顶梁柱,所有的钱都要靠他一个人赚回来。那么我问大家,可有哪一个人说我家钱已经够多了,不需要再赚了,有这样的吗?大家都希望自己家里赚钱的那个人越强大越好,赚的钱越多越好。现在已经挺好了,还可以更好,最好是永远没有尽头。
所以我们说,每个人,不管大人小孩,不管男女老幼,不管有没有病,都必须重视脾胃的健康。
摘编自《中医晓说》视频直播讲座(王晓主讲)
识别二维码购买人参盛和丸
识别二维码购买十二味金参丸
识别二维码购买三子浓浆
识别二维码购买枣仁双须汤
心脑血管07|血管瘤的危险性,血管老化和心脏加压形成的高血压
学会自我诊断,自己帮助自己|罗大伦《女性养生三步走:疏肝 养血 心要修》第一章
曲黎敏解读《伤寒论》|第九章 二十多种疾病的中西医分析(上)
曲黎敏解读《伤寒论》|第十章 二十多种疾病的中西医分析(中)
曲黎敏解读《伤寒论》|第十二章 二十多种疾病的中西医分析(下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