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黄衍强,男,1958年出生。淄博延强医院院长、名中医,中医治白血病治癌症著名专家。1975年开始学医行医,1978年应征入伍,利用中医药知识为部队服务,立功并入党。1981年复员回乡,创办中医诊所,后发展为淄博延强医院。黄衍强主导创立治疗肿瘤、血液病的“黄氏四疗八法”中医诊疗体系。下文摘自黄衍强《我的中医人生》一书。】
1978年,我应征入伍。
3月10日,到淄川区人民武装部集合的前一天晚上,全家人围坐在一起,我边吃饭边听父母临行前的嘱咐。晚饭后,受过我照顾的乡亲们恋恋不舍地前来送行。当地书法家马奉臣先生的老伴,手拿毛巾和茶杯,亲自送到我手里,她一边擦着眼泪,一边向送行的人说:“我老伴患半身不遂这几年,是衍强天天上门打针送药,不论春夏秋冬还是白天黑夜,他都是有求必应。听说这孩子要去参军,我们老两口都舍不得。”其他乡亲也分别表达了各自的心意。村委领导还送了我精美的笔记本和钢笔,并在笔记本子上写道:“春风吹绿河东岸,红日送君赴江南。勤奋学习多努力,早建功绩凯歌还。”
1978年3月12日,淄川籍入伍的新兵在火车站乘车,经过4天4夜的长途跋涉,于3月16日晚上到达福州车站,然后换乘汽车,又经过3个多小时的颠簸到达驻扎在连江县的军营。
第二天,我们开始新兵军训。军训之余,曾经做过赤脚医生的我,利用中午或晚上休息的时间,在自己身上的曲池、内关、合谷等穴位,体验针刺的感觉,战友们则在一旁围观。连长见我有中医功底,便伸出自己的手腕让我号脉。通过脉诊,我认为连长患有慢性胃炎,连长说我号得很准,要求我再开个药方。
我之所以断定连长患有慢性胃炎,是根据他的脉流缓慢,脉搏波幅较低推断的。根据中医理论“缓主脾湿”,就是说脉搏跳动缓慢提示脾胃功能减弱。我还观察到连长的面色萎黄、形体消瘦。在开药方时,我又结合连长腹部喜暖喜按的症状,辨证为脾胃虚寒,便予仲景方小建中汤加味。连长服用后,效果很好。没过多长时间,因部队需要医务人员,我被调入团医院组织的采集中草药培训班。
部队驻扎在山区,中草药资源非常丰富。中草药培训班的学员在军医的带领下,每天都在山中采药,我逐渐认识了丹参、天南星、半夏、香附、算盘子、石仙桃、苏叶、益母草等几十种中草药植物。有一天,在刨一棵像树一样的植物时,我问这种药物的名字叫什么,军医说:“你刨出来我再告诉你。”当我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将药刨出后,军医对我说:“这种植物叫算盘子,有清热利湿、行气活血、解毒消肿的作用。”他接着说,“之所以让你这么做,主要是想让你付出一定的劳动,这样才能记得牢,只有经过努力得到的知识才会珍惜。”
采药不仅需要体力、吃得了苦,有时还会遇到意想不到的危险。有一次,我看见一棵斜立的竹子上有一片特别大的叶子,走近定睛一看,才发现原来是一条竹叶青蛇,随风来回飘动,当时我吓得出了一身冷汗。一位家是南方的战友立即取了一节竹竿,走到蛇跟前,轻轻一抽就把蛇打了下来,并用左手捏住蛇的头部,右手顺着蛇的头根部向下捋到尾部,刚才还咄咄逼人的竹叶青蛇就像放了气的球一般,没了声息。另外一组采药的战友则在山谷中发现了两只小豹子,过了眼瘾后,就把它们送到了福州动物园。每当说起这件事,战友们都心有余悸﹣﹣如果当时遇到老豹子,那后果是不堪设想的。
1个多月的培训班结束后,我被分配到团直机关卫生所工作。
我是一个闲不住的人,总想着做一些创新性的工作。我利用在家学到的木工技术,自己制作了中药橱。木料是我收集的废弃箱子,工具是从别的地方借来的,时间则是利用了阴雨天休息的间歇。中药材完全是自己去采集,只要不刮风下雨,我就会带上铁镐上山采药。刚开始用中药的时候,人们都有所顾虑,毕竟我当时只有二十几岁,大多数人认为开中药应该是老中医的事情,我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,打破了这种传统观念。我们连队文书整夜呼噜声不断,没有办法睡觉,白天无精打采不能正常工作。我认真把脉观舌,结合具体的症状辨证为肝气郁结,用疏肝理气的方法治疗。“抓药”很简单,我们营房前面种植了很多橘子树,我从上面打下一些叶子,再到附近农田里挖一些香附。我把汤药煎好后让文书频服,再配合针刺内关、中脘、足三里3个穴位。经过两天的治疗,文书的病情明显改善,一周之后痊愈。
部队的卫生所坐落在团部,除部队官兵前来看病,还有家属。张副团长的妻子感冒之后,用各种西医疗法,疗效欠佳,每天发热在38℃左右,时有寒热,不欲饮食,心烦意乱。针对这种情况,我认为,中医经典著作《伤寒论》中提到的小柴胡汤较为对证,我用此方予以适当加减,给张副团长的妻子服用了3天后,她的体温正常了,饮食也得到改善。从那以后,她见人就讲:“小黄开的中药,比打吊瓶效果还好。”经她这么一宣传,许多家属纷纷找我看病。王副政委的妻子患有冠心病,每天服用许多西药,虽然有一定疗效,但她胃口不好,全身乏力。经望、问、闻、切,我辨证为气阴两虚,以补气养阴的生脉饮为主治疗。患者在服用2周后面色红润,全身有了力气。后来,在我所服务的区域内,大家都喜欢用中医药防治疾病。
有位12岁的男孩,被当地某医院诊断为“癫痫病”,儿科医生告知需要终生用药,其父母十分担忧。父母带着孩子跑了好几家医院进行复诊,诊断结果出奇地一致,他们只好无奈地按时给孩子服用西药。听说部队有个年轻的中医会治疑难病症,他们便抱着试试看的心理找到了我。我认真分析了孩子的病情后认为,患儿内因为痰热、外因与受风邪有关;外因通过内因而发病,治疗方法应内清痰热,外祛风邪。我以中药“化风丹”和“七珍丹”为主,配合汤药为孩子调理治疗1年,病情明显好转,以后再没复发。多年后该患儿到加拿大留学,从事针灸专业。
67岁的张大爷因突发肢体瘫痪和失语到附近县医院检查治疗,被诊断为“脑梗死”,经过治疗病情好转,但出院后留下了偏瘫、说话不清等后遗症。张大爷的女儿用地排车拉着他来到部队卫生所。我为张大爷做了仔细检查,他左侧肢体肌张力减弱,流涎,头晕,舌质暗红、边有齿痕,舌苔薄黄,脉弦滑有力,便仔细询问了他平时的生活情况,张大爷情志易怒,怒气伤肝,肝阴不能制约阳气,使得肝阳上亢,适用于逍遥丸、天麻钩藤饮加减治疗。张大爷服用第1剂药后即见到明显疗效,他的孩子跟我开玩笑说:“这是心理作用吧?”老人听孩子这样讲,生气地说:“管用就说管用不行吗!”在继续服药半年后,老人诸症明显减轻,生活可以自理了,语言表达自如。中药用得对证,就像配准钥匙,见效也不慢。
十里外有位叫晓晓的5岁女孩,从小厌食,面容消瘦,头发稀疏如同枯草,舌质淡红,苔薄白,脉细数,四肢细如麻杆,个头和同龄小孩比要矮一头还多。家长带着女儿上门求医,经过望、问、闻、切,我认为患儿脾虚疳积,给予针刺四缝穴配合服启脾丸。第2周复诊时,其父亲告知,第二天孩子就胃口渐开,饮食明显得到改善。经过针刺治疗和中药调理2月余,诸症好转,面色较前饱满且红润,头发也有了光泽。孩子的父母别提多高兴了,专程跑到部队感谢我。
那些年,每当感冒流行之前,我都采集大量紫苏叶、大青叶等解表清热的药物,用大锅熬好让部队官兵集中饮用。每当夏日来临,我采集马齿苋等中药材,用同样的方法做好预防准备,部队里的流行病发病率明显下降,而且节省了大量的医药费开支。在为官兵服务方面,我坚持每天早晚2次巡诊,细心体贴每一位官兵,特别对患病人员,除了及时服药,另安排病号饭送到床前,使大家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。
入伍第2年,在团后勤工作会议上,由于我防治疾病工作成绩突出,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。全团卫生人员到我所在的卫生所参观我创办的中药房。我在同年入伍的战友中第一批入党。
1981年9月27日,服役期满的我恋恋不舍地离开部队,返乡创办了中医门诊部。
衍强荐方
治失眠方:思虑过多,面色憔悴,可用归脾丸;口舌生疮,心烦意乱,可用朱砂安神丸;口干舌燥,腰膝酸软,可用天王补心丹。